
大冶廢棄礦山變身國內首個氫能倉庫
作者:官方
來源:互聯網
所屬欄目:市場動態
發布時間:2025-10-09 19:20
[ 導讀 ]近日,在大冶東綜合能源站,一輛公交車駛入后短短幾分鐘加滿氫氣后離開。得益于僅10公里外的姜橋制氫工廠,大冶東綜合能源站是湖...
近日,在大冶東綜合能源站,一輛公交車駛入后短短幾分鐘加滿氫氣后離開。得益于僅10公里外的姜橋制氫工廠,大冶東綜合能源站是湖北省最大加注能力的加氫站,每天有包括12輛氫能公交在內的上百輛車來這里加氫。作為湖北首個國家級氫能項目,姜橋制氫工廠背后是國內首個巖穴儲氫工程。該工程利用當地挖空的廢棄礦山內部空間,建造長30米、直徑5米的圓柱形儲氫硐室,通過近百米的輸送管道,安全儲存工廠產出的富余氫能。
此外,大冶以建設制氫工廠為契機,開展“礦山修復+光伏”模式改造。姜橋制氫工廠旁,100多米高、寸草不生的廢棄礦山上,山體坡石已處理平滑,裸露的礦山上鋪滿了光伏架和光伏板。這里的光伏板發電,利用電能將旁邊湖泊的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,然后進行儲存。據介紹,該項目年產綠電4億度,年減排22.78萬噸二氧化碳。此外,光伏板的鋪設,更有利于下面喜陰植物的生長,對礦山修復有好處。
“用廢棄礦山的山體作為巨大儲氣罐,經濟又安全。”工程的施工方中冶武勘工程設計院主要負責人介紹,該項目是中國對巖洞大規模儲氫技術的首次探索,由中冶武勘聯合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、武漢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、高校開展科研攻關。
以往,氫氣通常儲存于地面鋼質球罐中,存量有限、造價偏高,還非常占用地面空間。利用廢棄的巖洞儲氫則具備儲量大、成本低、安全系數高等特點。大冶礦山資源豐富,很多廢棄礦山適合作為巖洞儲氫的場所。
大冶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總投資34.37億元,涵蓋光伏發電、綠電制氫、氫儲運加等全產業鏈,大冶還有3個廢棄礦山在建加氫站。未來,隨著姜橋制氫工廠產能的提升以及其他氫能項目建成投用,大冶將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氫能產業鏈,在能源結構優化、綠色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,向著“清潔能源之都”的目標穩步邁進。
免責聲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氫啟未來網:xxx(署名)”,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,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
違者必究。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
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。如有涉及版權問題,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。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。